隨著環保工作的加強,很多水質污染指標檢測要求提高。水中油的含量高低受石油類污染排放的影響,紅外測油儀就是檢測水中的總油含量、動植物油含量、礦物油含量的有力儀器。目前紅外測油儀的技術已經比較成熟,儀器性能參數也完全可以滿足實驗需求。對于很多沒有接觸過測油儀器的科研人員來說,它的檢測原理相當復雜。在此就簡要介紹一下測油儀的相關問題。 以全自動紅外測油儀為例,主要有3大部分組成:全自動操作軟件,紅外分光系統和磁力攪拌萃取系統。儀器按照國標要求使用萃取溶劑按一定萃取比例,以磁力側面立體式側面磁力攪拌技術將水體中的油類萃取出來,再將萃取溶液通過油水分離膜過濾裝置除水除雜質后導入比色皿中,然后紅外分光系統再對萃取溶液中的油類含量進行分析檢測,若加裝專用的硅酸鎂過濾裝置還可以測量石油類和動植物油的含量。分析測量后排廢液清洗整個管道,保證下一個水樣不會重復污染。這款儀器是目前測油儀中比較先進智能化的儀器,用戶在選擇的時候可以考慮(預算允許的情況下),絕對是實驗的有力神器。可大大節省人力。 其實早在2000年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研究成果公報我們就已經掌握了石油類在線連續監測技術,為后面的儀器研發提供了依據。我國環保部在2002年之前對石油類的關注重點在近岸水域的石油類控制。由于石油泄漏事件頻發,導致近岸水域的石油類污染嚴重超標。在2004年間不管事自然環境還是污染源排污狀況報告中,都提及了石油類污染排放,海域環境的主要污染因子為無機氮、活性磷酸鹽、石油類。淡水環境的主要污染指標為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高錳酸鹽指數和石油類。 2010年陜西省華縣中石油地下輸油管道日前發生泄漏,在渭河形成污染帶進入黃河,造成黃河污染嚴重影響了我國淡水環境。近幾年,我國環保部對石油類的監測緊抓猛干,要求部分排污嚴重的企業安裝水中油在線分析儀——在線紅外測油儀,實時監控水質達標排放,以防造成水質、土壤的再次污染。土壤一旦受石油類污染,治理起來相當困難,不僅耗時長、成本高,而且不易治理完全。所以我們要預防為主,控制石油類污染物向環境擴散。 目前,紅外測油儀為科研工作大大解決了石油類的檢測問題,檢出限達到0.02mg/l濃度,提高萃取比的話,可以提高檢出限。目前檢測的量程在0~100mg/l之內均可。
水質受到石油嚴重污染,測油儀的檢測標準仍有待提高:http://www.youyongguanshebei.com/newss-1279.html |
|